“鸭新型呼肠孤病*可感染大部分畜禽,该病且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在春冬季节多发。”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淑坚在第30届广东畜牧兽医科技大会上分享《鸭新型呼肠孤病*病流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主题报告时强调。
鸭新型呼肠孤病*发病率高达32.5%
据了解,20世纪60年代初,便从人和动物的呼吸道或肠道中分离出了呼肠孤病*。该病*能使人、畜、禽、水生生物、昆虫、植物等致病。*淑坚介绍,轮状病*、羊蓝舌病病*、非洲马瘟病病*、禽呼肠孤病*等都会引起畜禽产生呼肠孤病*。
具体分析禽呼肠孤病*病发现,宿主不同,引起临床表现也大不相同。*淑坚在会上详细比较了禽呼肠孤病*在鸡源和禽源两大宿主上呈现的症状,见下图。
在会上,*淑坚更进一步地介绍了水禽源两种基因型在鸭子身上所表现的症状。其中,水禽源ARV基因1型会引起番鸭呼肠孤病*,出现肝点病,不过该病只侵害番鸭;而水禽源ARV基因2型会引起鸭新型呼肠孤病*,使得番鸭、半番鸭等“新肝病”,肝脏不同程度点出现斑块状出和坏死、脾脏肿大坏死、心脏和法氏囊出血等,也可导致鹅发出血性坏死性肝炎和樱桃谷鸭、麻鸭发生鸭脾坏死病,还可以通过平传播(消化道)和垂直传播。
*淑坚强调,当前主要以基因2型的鸭新型呼肠孤病*病流行为主,在福建、东、、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江、江苏、河北等大部分地区均出现过,番鸭、半番鸭、北京鸭、麻鸭、樱桃鸭、鹅等动物均易感,以番鸭危害最,会导致鸭子发育迟缓,且导致免疫抑制,极易诱发细菌(如鸭肠杆菌、鸭疫默菌)严重的继发或混合感染。而且,该病无明显季节性,年四季均可发,但主要在冬春季节多发;发病龄越,发病率、死亡率越。整体上,该病的发病龄主要为6-25龄,其中以7龄居多,病程5-7天,发病率为5%-32.5%,病死率4%-20%。
鸭新型呼肠孤病*的应对之道
为了更好地诊断鸭新型呼肠孤病*,*淑坚分享了三种诊断方法:一是NDR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灵敏度是普通RT-PCR的倍;二是NDRV与MDRV双重RT-PCR法;三是NDRV钙绿素可视化RT-LAMP方法。*淑坚认为,NDRVRT-LAMP两种法特异性强、敏感性、耗时短、操作简便、检测更安全、容易判断结果。前RT-LAMP反应产物的检测中,荧光检测最具优势,常的有SYBRGreen、HNB以及钙绿素。
除此以外,*淑坚还分别从预防和控制两个角度分享了鸭新型呼肠孤病*的综合防控方法。
首先,要从四方面着手做好预防工作:一要做好常规物安全防控措施,加强消*,不从疫区场引进雏苗;二要做好保温,尽量采取离地上饲养模式,提供充、净饮,减少或避免接触粪便或污染的源;三要在种鸭开产前和半个免疫分离株灭活苗,其后代获得保护;四要在雏鸭出后,可即饮或注射弱*苗,或5龄注射免抗体。
其次,一旦发病,要从两方面进行控制:一方面,发病鸭要及时注射相应*型免抗体或免清;另一方面,发病早期患鸭通过及时补充维素、专业电解质、葡萄糖,使些抗菌素(如丁胺卡那霉素等)注射以及抗病*中药颗粒,可以有效地减少死亡鸭数。
肉鹅番鸭养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