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及晨僵,早期有关节疼痛和关节肿胀,中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功能障碍,继则僵硬、变形,甚至丧失劳动力,终至残废。RA病程迁延,若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受累关节的强直、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按其临床表现,一般认为统属于中医学“痹证”之范畴,但因其病情顽固、久延难愈、且疼痛遍历周身多个关节,有别于一般的痹证,是痹证的特殊类型,又称其为“顽痹”、“鹤膝风”、“历节风”等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年龄自20岁至60岁,以45岁左右为最常见。女性患者约2~3倍于男性。大部分患者起病缓,在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有一段乏力、全身不适、发热、纳差等症状。
关节表现
(1)晨僵(2)疼痛(3)肿胀(4)畸形(5)功能障碍
关节外表现
(1)类风湿结节(2)类风湿血管炎(3)肺(4)心包炎(5)血液系统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象
血沉
C反应蛋白
类风湿因子(RF)
关节X线检查
诊断
美国风湿病协会年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1)晨僵:每日至少1小时,持续至少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炎:3个关节同时肿胀至少持续6周。
(3)手部关节关节炎:腕、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至少1处肿胀,持续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炎:身体双侧关节区同时受累,可不是完全对称。
(5)类风湿结节。
(6)影像学改变:手及腕部前后位摄片有骨质侵蚀或骨质疏松。
(7)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符合以上7项中的4项或4项以上者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ACR/EULAR年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分为关节受累、血清学、滑膜炎持续时间、急性反应物(CRP或ESR)4个部分,评分为10分,总得分大于等于6分可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西医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
为一线抗风湿药,此类药物只有缓解症状的作用,并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因此,应用此类药物的同时,应加用慢作用抗风湿药。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芬必得、英太青等。近年来开发出COX-2抑制剂,与COX-1相比,在不减低药效的同时,可明显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常用的有塞来昔布等。
慢作用抗风湿药
起效缓慢,但作用持久,可减缓关节的侵蚀、破坏。主张尽早进行DMARDs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艾拉莫德、硫唑嘌呤、环孢素等。
糖皮质激素
具有强大的抗炎和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激素不作为治疗RA的首选药物。但在以下情况时可选用:类风湿血管炎,重症RA患者,关节腔局部注射等。临床常用药物有甲泼尼龙、醋酸泼尼松等。
生物治疗
中医治疗
风寒湿痹证:薏苡仁汤、乌头汤加减。
风湿热痹证:白虎桂枝汤、四妙丸加减。
寒热夹杂证: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痰瘀痹阻证:桃红饮加减。
正虚邪恋证:独活寄生汤、*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常用中成药
雷公藤多苷
正清风痛宁
尪痹片
痹祺胶襄
七味通痹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