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B链球菌感染又称B族链球菌感染、B组链球菌感染,是由B组链球菌感染导致的,这些链球菌通常寄居在人直肠中。免疫力低的人,如新生儿、孕产妇、老人感染后可发生严重疾病,甚至危及生命。B链球菌群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患者预后主要取决于B链球菌群是否会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疾病,以及治疗及时、彻底。
01B链球菌群易感染新生儿,孕妇,老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
1、病因概述
B链球菌群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一般健康的人感染并不会致病。但是新生儿、孕产妇、老人、免疫缺陷等免疫缺陷人群感染B链球菌群后,机体抵抗力不足以抗衡细菌感染,细菌与人体正常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正常菌群转化为致病菌,导致局部组织或全身感染。
2、基础病因
(1)新生儿、孕产妇、老人、免疫缺陷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B组链球菌,机体抵抗力不够平衡,细菌大量繁殖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2)通过近距离接触含有B组链球菌的鼻咽部患者、接触带有B组链球菌的妇科检查工具、出生时接触母亲的产道内定植的B组链球菌,等等。
3、危害因素
(1)母体围生期存在B链球菌群落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2)胎龄不到37周、破水时间过长、羊膜腔感染等都是新生儿感染B链球菌的危险因素。
4、症状概述
B链球菌群是由新生儿、孕产妇、老人等免疫低下人群感染B链球菌群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B链球菌群引发疾病的类型所致,这种疾病所引起的疾病不同,临床表现也会有差别,表现为呼吸急促、节律不规则、呼气呻吟、低反应、嗜睡、少哭、不动、发热、抽搐、昏迷、腹痛、恶心、呕吐、腰痛等症状。
5、特殊症状
(1)B组链球菌性肺炎
病人可以出现呼吸急促、节律不齐、呼吸暂停、呼气呻吟、鼻扇、吸气三凹征、面色青灰、口唇发绀等症状。
(2)有脓*症
患儿可表现为反应迟钝、嗜睡、少哭、不动等症状,危重患儿可有休克和中*性肠麻痹,表现为四肢厥冷、尿少或尿闭、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3)发生脑膜炎:病人可能会出现发热、嗜睡、持续抽搐、昏迷等症状。
(4)子宫内膜炎:病人可以出现发热、下腹疼痛、下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5)出现腹膜炎:病人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腹痛。
(6)发生肾盂肾炎:病人可有高热、寒战、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6、疾病进展
脑膜炎患儿早期会出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即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呻吟等症状,随后出现嗜睡、持续抽搐、昏迷、呼吸及循环衰竭。
7、并发症
(1)脑室炎症
经有效抗生素治疗,患儿发热不退、惊厥、意识障碍均未改善,甚至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时需怀疑并发脑室炎,侧脑室穿刺取脑室内脑脊液显示异常有助于诊断此并发症。
(2)硬膜下积液
患儿体温不退或体温下降后,经抗生素有效治疗后,会逐渐升高;或者一般症状改善后,又会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前额隆起等症状,需要怀疑并发硬膜下积液,头颅CT扫描可协助诊断,诊断为硬膜下穿刺排出积液。
02病人出现异常后要及时就医,明确病情
1、预期检验
病人有气短、心律不齐、发绀、反应迟钝、嗜睡、少动、发热、抽搐、昏迷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就诊时,医生会先询问病人的病史,然后建议做体检。根据病人的病史、症状、异常体征,分别做血常规、细菌培养、标本涂片、细菌抗原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X线胸片等检查,以明确病情的严重性和排除其他疾病。
2、身体检查
(1)看诊
危重病人表现为气短、节律不齐、鼻翼扇动、吸气三凹征、面色青灰、口唇发绀、大理石皮肤花纹。
(2)触诊:结果显示儿童肢体松弛、厥冷,早期肌张力正常或升高,晚期儿童肌张力下降。
(3)听诊:能感觉到心搏减弱,心率加快。
3、实验检验
(1)血常规
可以反映病人有没有感染,B链球菌群感染的病人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核左移。
(2)细菌的培养
通过对病人血液、脑脊液、局部脓液等进行细菌培养,检查B链球菌群是否有明确诊断作用。
(3)标本涂片
确诊时,取患者脓液、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检查B链球菌群是否存在。
(4)细菌抗原检验
标本用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组链球菌抗原,可提高诊断阳性率。
4、图像学检查
X线胸片检查:能提示B组链球菌肺炎,X线胸片上可见点、片状阴影、云絮状阴影或双肺透明影,亦可见到支气管充气征,亦可见一叶或一节段浸润。
5、其他检验
分子生物学检测:能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临床标本中B组链球菌DNA,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B组链球菌感染阳性率高。
6、分析原理
根据病人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综合考虑,建议患者做血常规、细菌培养、标本涂片、细菌抗原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X线胸片等检查。确诊时可排除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吸入性肺炎等疾病。
结语:患者预后主要取决于B链球菌群引起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是否正确、及时。局部感染者如子宫内膜炎、肾盂肾炎、腹膜炎等,预后较好,引起败血症、脑膜炎、重症肺炎者预后较差,可能会留下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病人和家属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