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伊心力意第篇原创文章—
近期有朋友在后台提问:心脏搭桥术后出现心包积液是怎么回事儿?
因为这不完全属于我的专业范畴,请教了心外科同行,还查了一些资料,所以耽误了一段时间才回复。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先要说说什么是心包积液。
我在以前的文章《心脏的墙壁、门窗、电路、水管和外衣》中提到过,心脏穿了一件又厚又韧的外衣,叫心包。心包的主要功能是为心脏遮风挡雨,缓解外力冲击。心包分为两层。内层紧贴在心肌表面,几乎就和心肌粘连在了一起,叫脏层心包。在内层心包之外是外层心包,叫壁层心包。心包脏层和壁层之间存在一个潜在的间隙,叫心包腔。
正常情况下,心包腔大约有15~50ml液体。
起润滑作用,使心跳呼吸时心包脏层和壁层之间不会发生摩擦引起疼痛或不适感。
如果心包腔中液体量异常增多,就叫心包积液。
因为心包脏层十分坚韧,一旦发生心包积液,压力不易向外扩张,只能向内传导,压迫心肌。
此时,心肌收缩舒张运动受限,甚至完全不能收缩舒张。
造成了事实上的心脏停搏。这种灾难性状况叫心包填塞。
发生心包填塞的病人如果得不到及时抢救,结局是死亡。
心包积液是否引发心包填塞,与心包积液产生的量、和速度有关。
如果心脏破裂或心脏表面的动脉破裂,血液在短时间快速涌入心包腔,只需少量液体,也就~ml,就足以造成心包填塞。
这是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时,病人和医生共同的噩梦。
如果心包积液的原因是病*感染、细菌感染、心力衰竭,积液在数周或数月的时间内缓慢增长。
脏层心包也会随之缓慢扩张,此时,需要达到0ml左右的积液才会发生心包填塞。
这种情况下,病人有时间就诊,医生有时间抢救。
说完了心包积液,现在要回答听友提出的“搭桥术后心包积液”的问题。
心外科手术后,心包积液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大约在65%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心脏外科手术需要深入到人的最核心处,即心脏表面或心脏里面,进行操作。必须要“解开”心脏外表面“穿的衣服”,也就是要切开心包。
人体对这种“骚扰”会产生反应,叫自身免疫性反应。
心包积液就是这种反应的形式之一。
在上世纪50年代,人们就已经注意到这种现象,冠之以“心包切开后综合症”或叫“心脏创伤后综合症”。
顾名思义,这是在心脏手术切开心包后或者外伤累及心包后发生的病变。
心包切开后综合症除了心包积液,还可能有发热、胸痛等症状。
绝大部分病人的心包积液发生在术后一周至两周之内,积液量少,不超过ml,通常在一个月内消退。
极少数病人的心包积液会发生在手术1月之后,甚至是半年或一年后。
仅有不到2%的病人心包积液量会大于0ml。
但是,这种积液发生缓慢,很少引起心包填塞。
术后定期随诊检查,发现心包积液后及时处理,都不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冠脉搭桥属于心脏外科手术,需要切开心包才能操作。所以,术后发生心包积液在所难免。
此外,心脏换瓣手术、瓣膜修补手术、以及其他的各种心外科手术也容易发生心包积液。
总结一下:心包是“穿”在心脏外表面一件又厚又韧的外衣,分为脏层和壁层,两层之间构成心包腔。正常情况下心包腔有少量的液体,液体量异常增多时叫心包积液。短时间迅速生成的心包积液会导致灾难性的心包填塞。心脏外科手术会骚扰心包,引发心包积液。这种积液发生速度慢,积液量少,危险性小。
说完正题想聊几句家常。我很少自我表扬,但今天要破个例。
医院的心脏团队在心内科主任李广平和心外科主任陈铁男的率领下,真正做到了两条腿快步前行,而且走得很坚实,很稳健。
一直以来,医院心内科的实力在天津市医疗圈内有口皆碑。
现在,医院心外科突然越过瓶颈,实力井喷式的爆发。
手术范围全域覆盖,手术过程精彩漂亮、让人赏心悦目。
如果把手术变成一种艺术是不是很酷呢!
最后给大家展示一张我们心脏团队顶级男神的工作照,仅供大家崇拜!
死磕自己,帮助大家!我是尹力,下期见!法律声明: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封面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文中视频均出自天津医院心内科,即作者所在科室,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编辑:木易丫丫技术:圣斗柿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