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科普面对身边人突如其来的心脏骤停,二
TUhjnbcbe - 2021/6/12 17:13:00

春节刚过,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而刚过50岁、经常进行广场舞、佳操锻炼的王大姐在晨练过程中突发心脏骤停去世,其家人、朋友和许多舞友无比痛惜!近日,一些中青年明星、白领精英,甚至青少年突发心脏骤停身亡的现象也时常见诸报端。那么,面对身边人突如其来的心脏骤停,我们如何预防和应急处置呢?为此,记者采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孙甲君。孙主任从事临床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30多年,成功抢救过多例心脏骤停患者。

孙主任针对心脏骤停,做了详细介绍:“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快、加班熬夜、使用电子产品过多等原因,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很高,而生存率却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仅5%-6%。突发、进展迅速、和高病死率是心脏骤停的主要特征。心脏骤停约10秒,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约1分钟,患者呼吸将逐渐停止;6分钟时患者将出现不可逆的脑细胞死亡;8分钟时患者将进入植物人状态。心跳骤停的抢救宜在患者出现脑细胞死亡前尽快介入,因此抢救*金时间约为4-6分钟。出现心跳骤停的患者,抢救时间决定其生存力。如心跳骤停1分钟内立刻给予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可达90%;如心跳骤停2分钟,成功率降至60%;4分钟时降至40%;8分钟时仅为20%;如心跳骤停达10分钟或以上,抢救成功率将趋近于零。

故而,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第一发现者必须就是第一抢救者。但现状却是:当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意外突发心搏骤停,家人或身边人却不知所措、只是盲目地等大夫到来、医院,而不是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这无异于断送掉了患者40%-60%的生机。所以,心脏骤停急救知识的大众普及培训任务迫在眉睫。”

1.什么是心脏骤停,其发生原因是什么?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心脏骤停发生后,重要器官(如脑)会严重缺血、缺氧,短时间内就会危及生命。

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很多,心脏骤停分为心源性心脏骤停和非心源性心脏骤停。

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病,心源性心脏骤停者占到了非事故突发性死亡者的80%以上。各种心脏病都可以导致心脏骤停,其中一半以上是冠心病,其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阻塞、痉挛,或二者同时发生,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或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及心室停搏。此外重度心肌病、心肌炎、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脏高度肥厚或扩大和心律失常等,都能引起心脏骤停。

非心源性因素有过度劳累、高血压、吸烟、酗酒、服用药物和剧烈运动、精神过度兴奋和紧张、暴饮暴食、轻微外力作用、感染、过热过冷等。其他因素如: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药物中*、电击、溺水等均可引起心脏骤停。

2.出现这些症状,正是提示心脏骤停的危险所在!

虽然有些心脏骤停前没有什么明显的异常情况发生,但大部分人往往有心悸、烦躁、心前区不适、心前区疼痛,只是平时没有引起注意,这正是心脏骤停的危险所在。不少人看来很健康,有的人心脏感医院,而是认为可能是最近几天太累了,或者吃的不舒服等等,由此导致悲剧的发生。

心脏骤停前最典型症状是心前区、胸骨后持续3至10分钟不等的一种压迫性绞痛,可以伴有向左上肢放射痛,如果超过20~30分钟,往往提示心肌坏死。也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如胃疼、背疼,牙痛、心悸、胸闷、头痛、眩晕、呕吐等。

如身体感觉异样,尤其是代谢综合征患者或有冠心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旦发生不明原因的疼痛,如上述不典型症状,再出现明显的胸痛,一定要及时排除心脏问题,马上就医,心肌梗死4分钟内抢救最有效。

3.心脏骤停高危人群及危险因素的控制

理论上讲,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生心脏骤停,但是具有以下特征的人群,发生心脏骤停的概率更高:

1.有心脏病史

2.出现过无明显原因随机发作的昏厥或头晕

3.出现过无法解释的喘息、呼吸急促

4.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胆固醇高

5.有睡眠呼吸暂停症(打鼾)

6.肥胖

7.经常久坐不动

8.过量饮酒、吸烟

9.长期熬夜、饮食作息不规律

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心脏骤停

?积极治疗心脏疾病;

?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

?合理饮食;

?规律睡眠;

?适度运动;

?戒烟戒酒;

?定期体检。

高危人群如果出现胸痛、气短、疲乏、心悸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4.警惕!看似“健康”的中青年也会发生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在出生后6个月和30-50岁为两个高峰期。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环境、饮食变化、生活工作压力增加,导致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巨大,从而使潜在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

此外,中青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性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升高,不少中青年人心脏很可能很早就出现了问题,但自己不知道。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依然加班熬夜、过度劳累、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同给本来已经虚弱的心脏施以重拳。

这些高危人群往往是一些平时看似身体“健康”的中青年人,由于他们不像老年人那样重视疾病的信号,平时也很少进行用药、检查等健康维护,因此比老年人更易被心脏骤停“青睐”。

令人惋惜的是,不少人在心脏骤停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在强大的生活压力面前,越来越多的人疲劳作战、精神高度紧张、焦虑等。经常有人因连续数天加班导致过劳死,这是因为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交感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会过于疲劳或兴奋,使心脏功能紊乱,导致悲剧发生。

5.心脏骤停,如何急救?

如果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没有呼吸,应立即拨打,同时给患者做心肺复苏。

心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出现心搏骤停,多数是由室颤引起,家属应当机立断,在经一两次胸前区叩击后,立即将患者放于硬板床平卧,做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救护者应在患者的右侧,左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向后推,使患者头向后倾斜,救护者的右手放在患者颌下向前提高下颌骨,立即开展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按压深度:5-6cm按压速度:-次/分钟

④行30次心脏按压后开放气道。把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这只手掌把额头向后推,使头后仰,另一只手把下巴向上抬。(在开放气道同时,应该用手指挖出病人口中异物或呕吐物,有假牙的话要取出假牙。)

⑤开放气道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不要深吸气。⑥重复按压、人工呼吸步骤:每30次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连续做5个循环后看患者呼吸是否恢复,如果没有恢复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救护车赶到。在公共场所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城市,如果现场人多,可以让其他人到周围地铁站、体育馆寻找AED,如果有AED可以给患者除颤。

操作步骤

如AED分析后建议除颤,按下“放电”键除颤。除颤结束后,AED会再次分析心律,如未恢复有效灌注心律,应再进行5个周期心肺复苏,然后再次分析心律,除颤,重复至急救人员到来。

最后,二院专家再次提醒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相关基础疾病,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心脏骤停的风险,同时学习急救技能。这些,在关键时刻能救命!

供稿:辛维凤编辑:苏含

责任编辑:邵国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面对身边人突如其来的心脏骤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