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在影像科轮转的两个月就要结束了,心中有收获,更多不舍......
在入科的第一周找带教老师报道时,得知我是病理科的研究生之后,给了我一些学习的建议,老师说肿瘤性病变和病理的相关性还是很大的,希望我多看看各系统肿瘤,而且学习要有自己的计划,想要学会哪些病,想要学会看哪些片子,要自己心中有数。老师的话给我的启发是,在转科结束回到病理科时,我应该如何将影像-临床-病理结合起来,如何更加有效的去学习。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比如,气胸如何估量,食管的正常解剖结构是什么,主动脉夹层有哪些分型,癌性空洞和肺脓肿的空洞如何鉴别等等,给自己提供了学习的方向,意识到自己的薄弱与不足,并激发学习欲望,查缺补漏。
胃肠班应该是和老师互动最多的时候,像是小肠憩室,溃疡,龛影等常见的影像学表现都能见到,有一次见到一个病人有心包钙化,老师告诉我们现在心包钙化已经很少见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心包钙化常见于心包炎和心包结核,而现在心包炎和心包结核的病人比较少见了。在胃肠班也是和病人家属交流最多的时候了,如何接诊病号的申请单,如何和家属交流沟通,以及钡剂和碘海醇的相关适应症,禁忌症等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候也会去想,什么样的检查更有利于更快的诊断疾病,比如为什么这个病人是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为什么这个病人需要做全消化道钡剂造影,为什么要空腹,为什么有的病人用钡剂,有的病人用碘海醇等等,要思考的东西很多,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
影像科的小讲座和早读片有助于我们丰富影像学知识,作为一个非影像专业的研究生,虽然有时候一些疑难病例很难听懂,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教学活动极大的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因为有时候老师会提到病理相关分型,以及在诊断方面,影像与病理的联系。在平常的报告班,自己看老师写的报告时,也会感觉到老师们风格的不同,影像学表现的描述比之前自己想象中更加细致,有些细微的结构变异也需要给予诊断。
经过两个月短暂的学习,除了收获之外,还有诸多不足,比如,看到一个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时,我未能及时反应出相关影像学表现会有怎样的病理变化,常常需要查阅书籍等。
在带教老师和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影像学知识相比之前有了些许的进步,可还远远不够,在知识的长河中,我还需要汲取更多的营养,还需要更加努力来提升自己的相关专业的能力,希望自己先掌握常见病,再掌握少见病,一步步去提高,在剩下的规培时光里,希望自己不断提高诊断水平,希望自己不负韶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人间值得,未来可期影像科,再见!影像科,好久不见,甚是想念!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