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观看此视频
脏腑(臓象)学说
臓象学说
以脏腑为物质基础,运用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的系统联系及与自然界相互通应的关系,构成的独特理论系统。
藏于内象于外
通过脏腑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来把握机体生理、病理的活动规律。
脏,古作臟,又作藏:一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二是指五脏主贮藏精气
腑,古作府,有府库之意。腑多为中空器官,类府,又多与饮食物的贮藏、消化有关。
根据其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大类器官。
见外知内见微知著
血液粘稠,心血淤堵:口唇青紫,指甲青紫
小儿鼻梁有青筋:肚腹有寒
太溪穴上1寸附近有压痛:肾结石
足三里穴下1寸有压痛:阑尾炎
雏鸡料粪:胃寒
牛创伤性网胃心包炎、马属动物点痛.....
●脏腑学说通过外在表现,分析解决内脏问题,达到证象合一。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扁桃体摘除、阑尾切除、肿瘤切除...)
●微观与宏观:现代医疗技术与整体观念
●微观可以解释生命机理,但不能解决生命问题
●木头涂油漆保存久,树木涂油漆则死
●一个指头说五脏
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种精微物质,均贮藏于五脏。贮藏于五脏的精气,越充满越好,而不能过度耗散,故称藏而不泻。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五脏除贮藏精气外,还藏神,如《灵枢·本藏篇》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魄者也。”故又有“五神脏”之称。
包括:肝、心、脾、肺、肾、心包,属阴,产生并储存精微物质(能量)
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
中医学认为:六腑的主要功能是受纳、消化饮食物及传导排泄糟粕。因其摄入饮食物,在吸收水谷精微后,要及时把糟粕排泄到人体外,称为泻而不藏。故《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六腑传输并转化,是能量充足与否的表现
包括: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属阳
脏腑互为表里:通过经络密切相连
奇恒之腑
功能似脏形态似腑的器官,生理特点也是“藏而不泻”与五脏类似
脑:精中之精走脊入髓上行入脑
髓:精中之精入骨为髓,供养骨骼
骨:支撑躯体,受肾所主
脉(脈):血之府,受脾主,无处不在
胆:中精之府、清净之府、决断之府
胞宫:生命起点,包括精囊、子宫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观看此视频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