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组织含有多种酶系,当心肌组织受损伤时。其所含的酶类便可释放入血,使血清内相应的酶活性增高,引起该酶活性增高的疾病主要是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用于这些疾病诊断的酶称为“心肌酶”。和心肌关系密切的几种酶的组合称为“心肌酶谱”。
来源:爱心脏
心肌酶谱
组成心肌酶谱的几种酶虽然没有一种是心肌特有的,但组合在一起却可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特征性,心肌酶谱的检查对于心梗病人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测、判断预后等都很有意义。
肌酸激酶(CK)测定
CK主要存在于胞质和线粒体中,以骨骼肌、心肌含量最多。CK水平会受到性别、年龄、种族、生理状态的影响。
参考值
酶偶联法(37℃)男性38~U/L,女性26~U/L
临床意义
1、急性心肌梗塞:发病3~8小时,CK水平明显升高,其峰值在10~36小时,3~4天回复正常。CK为早期诊断急性心梗的灵敏指标之一。
2、心肌炎和肌肉疾病:心肌炎时CK明显升高。各种肌肉疾病如多发性肌炎、横纹肌溶解症等,CK也明显增高。
3、溶栓治疗时:急性心梗采取溶栓治疗后出现再灌注,可以导致CK活性增高。
4、手术时:心脏手术时或非心脏手术均可以导致CK增高,与肌肉损伤的程度、手术范围和手术时间有密切关系。
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
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心肌酶谱的核心,有三个不同的亚型:
1、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参考值:94%~96%
2、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参考值:5%
3、CK-BB,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肺等组织中,参考值:极少或无
CK-MB临床意义
1、急性心梗时:早期诊断心肌梗死时的灵敏度要明显高于CK(肌酸激酶),其阳性检出率达到%,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一般在发病3~8小时增高,9~30小时达到高峰,48~72小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2、其他心肌损伤时:心绞痛、心包炎、慢性心房颤动、安装起搏器等,CK-MB也可以增高。
3、肌肉疾病及手术时,CK-MB也会有增高。
CK-MM临床意义
急性心梗发作早期时较为灵敏,其他肌肉疾病时也会有明显增高。
CK-BB临床意义
在神经系统疾病时,会有所增高,其增高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范围和预后成正比。
肌酸激酶异型测定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分为MB1和MB2两种异型。MB2是CK-MB在心肌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当心肌组织损伤时,释放MB2,导致短时间内血清CK-MB2水平增高。
参考值
CK-MB10.71U/L
CK-MB21.0U/L
MB1/MB21.4
临床意义
CK-MB1、CK-MB2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CK-MB。发病2~4小时诊断心肌梗死的灵敏度为59%,4~6小时为92%,而CK-MB仅为48%。
乳酸脱氢酶测定
乳酸脱氢酶(LD)是一种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其中以心肌、骨骼肌和肾脏含量最丰富。在测定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特异性较差。
参考值
连续监测法:~U/L
临床意义
1、心梗发作时,乳酸脱氢酶LD活性要比CK、CK-MB的增高要晚(8~18小时开始增高),24~72小时才达到峰值。病程中LD持续增高或再次增高,则提示梗死的面积扩大或再次出现梗死。
2、急性肝脏疾病时,如病*性肝炎、肝硬化、胆汁淤积性*疸以及心衰、慢性活性肝炎时LD会显著增高。
3、某些恶性肿瘤时,乳酸脱氢酶也会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