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春阳(化名)今年虚岁60了,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但他身体里却有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倔强,大概也是靠着这股子劲头,他才能与癌症搏斗两年,屹立不倒。
陆春阳是两年前查出癌症的,起初他只觉得发烧咳嗽,体温也不高,37.5℃,去医院看了看,不幸在胸部CT上发现右肺长了一个大肿块,医生给他做了肺穿刺,病理结果为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
老陆得的这个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是非常不好的一种癌症,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生长迅速转移早,存活期大多都不超过1年,家人都怕他想不开,可老陆却说,有病就治,能活多久尽人事听天命。
怀着这样朴素的信念,老陆开始进行了放、化疗,一开始效果还是不错的,肺部病灶有了明显缩小,体温也降到了正常。
但是没过几个月,陆春阳又开始发烧了,而且比之前发烧得更厉害。
当地医生怀疑陆春阳得了结核病,便建议他查一查。
陆春阳做了T-SPOT检测和PPD试验,结果确实为阳性,医生说有可能有结核病,但是不能确诊,先按结核病治疗看看,于是他的治疗方案里又加上了“抗结核”一项。
治疗了一个月,仍然发烧不止,陆春阳医院求诊,医生说发热原因还是和他的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有关,又重新调整了抗肿瘤药物,可是他吃了后呕吐不止,而且发热也没止住。
年10月,陆春医院,在朋友推荐下,找到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乔亚红主任,他沮丧地对乔亚红说:“我已经发烧快半年了,到哪也没有找到病因,这几个月看病也花了不少钱,请您好好给我看看,如果还看不好,我就不看了”。
乔亚红赶紧安慰他,接着耐心地询问了老陆的病史,老陆也仔仔细细地讲了一遍。
在这40分钟的时间里,乔亚红把发热与疾病的关系捋了捋,又把常见发热的原因进行了排除。
当看到陆春阳对生命的渴望和信任的目光时,乔亚红就对自己说,一定要帮他找到发热的病根,让老陆不再受苦。
乔亚红首先为陆春阳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接着又把几十张胸部CT一张一张的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结合这次检查结果,再回顾过去几个月的病情变化,她发现了一个矛盾点,正是这个点,让她找到了老陆发烧不止的真凶——老陆身上还隐藏了另外一种肿瘤!
一切看似无意地发现实际上都是日积月累的必然。
乔亚红在看老陆的片子时脑子一直在思考:按照常理,在治疗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时,如果治疗效果好,肺部病灶缩小时相应的胸水也应该减少,但观察他的胸部CT,随着治疗的深入,肺部肿瘤虽然慢慢变小,胸水却始终如一不见减少,按结核治疗也没见吸收,不支持结核性胸膜炎,也不支持肺癌胸膜转移,这是什么原因?
凭着从业多年的敏锐和对疾病的执着性,乔主任和老陆又进行了一次长谈,说他的发热可能与他的胸水有关,但是胸水的原因是什么,却一直没有确诊的依据,都是经验性的考虑与肺癌有关,因此,强烈建议他进行胸膜活检。
听完乔亚红的分析,老陆仿佛感受到了一丝春风吹过,心里安稳了许多。接下来乔主任就为陆春阳安排了一次胸腔镜下的胸膜活检。这一查不打紧,陆春阳的“病历本”上又加了一页——胸膜间皮瘤。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原发肿瘤,仅占胸膜肿瘤的5%,临床上很少见,乔亚红查阅了各类文献、新闻,像陆春阳这样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合并胸膜间皮瘤的病例还很少报道。
那么难题来了,这样罕见的病例,指南上没有指导方案,老陆的病如何治疗只能靠自己摸索。偏偏针对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和胸膜间皮瘤的化疗药物是不同的,由于人体耐受力有限,两种方案并不能同时使用,所以老陆的治疗方案只能是针对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和胸膜间皮瘤交替用药,而且很有可能面临两种病此消彼长的情况。那么用多少药,何时切换方案就是重中之重。
在没有前人经验参考的情况下,乔亚红团队翻阅资料、耐心摸索,结合他的病情,开辟出一条生路,精准灵活用药,适时调整治疗方案,陆春阳终于不发烧了,胸水几乎消失,到目前为止,老陆的病情一直都控制的非常稳定,他的生存期也已经达到了18个月,远远超出了疾病本身的预期!
看到老陆医院进行治疗,乔亚红主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治疗前(上)后(下)对比
乔亚红主任的一番辛苦终于没有白费,她说,患者的信任就是自己前进的动力,经过这一年多的治疗,自己也得到了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合并胸膜间皮瘤的治疗经验,这对将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以后可能出现类似病情的患者提供了一线希望。
回顾整个治疗过程,乔亚红主任总结,作为医生要有逆向思维——倒推病情、发散思维、不拘于唯一,即使之前已经“明确诊断”的病例,如果有违常理的情况,一定要一探究竟。作为临床医生,经验很重要,但经验常常会固化人的思想,陆春阳的胸膜间皮瘤虽然是偶然发现的,但诊断出他的全部疾病就需要多年临床经验累积、细致入微的观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不同寻常的病情保持高度敏感,那么最终才会给患者一个满意的答卷。(通讯员穆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