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CPV)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通常导致未接种疫苗的幼犬出现胃肠道疾病。感染发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厌食、嗜睡、呕吐和出血性腹泻。诊断通常基于病史、体格检查和粪便抗原检测。其治疗主要采取抗病毒疗法、液体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无包膜的单链DNA病毒,对许多常见的清洁剂和消毒剂以及温度和pH值的变化具有抗性。CPV在室温下可在室内存活至少2个月;在户外,如果避免阳光照射,它可以持续数月甚至更长。
临床症状
细小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症状通常在感染后5-7天内出现,大部分在2-14天出现。最初的临床症状可能是非特异性的(例如嗜睡、厌食、发烧),在1至2天内会发展为呕吐和出血性腹泻。大约四分之一的狗可能为非出血性腹泻。体格检查结果可能包括抑郁、发烧、脱水。腹痛需要进一步调查以排除肠套叠的潜在并发症。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出现虚脱,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动过速和体温过低、休克——这些迹象可能与感染性休克一致。
诊断
可以根据临床症状、病史和临床体征怀疑该病,再通过粪便细小病毒抗原检测或病毒PCR确诊。在发病过程中,多数犬会出现以淋巴细胞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中度至重度白细胞减少症。
诊治体会
怀疑或确认患有犬细小病毒的狗应立即与其他狗隔离,以防止该病传播。治疗基于液体和电解质治疗、营养支持、止吐药和抗生素。
6周至6个月大犬或未接种疫苗或未完全接种疫苗的狗最易感。根据研究报道,该病还与犬的品种有一定关系,易发病的犬包括:罗威纳犬、杜宾犬、美国比特斗牛梗、英国史宾格犬、德国牧羊犬等品种。
假设幼犬摄入足够的初乳,携带有CPV抗体的母犬所生的幼犬在出生的最初几周内不会受到感染;然而,随着母源抗体减弱,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通常还与其他一些因素有关,例如营养不良、并发肠道寄生或肠道病原体感染(例如,梭菌、弯曲杆菌、沙门氏菌、贾第鞭毛虫、冠状病毒等)。根据临床统计,在大于6个月的狗中,通常雄性犬比雌性犬更容易患CPV肠炎。
犬通常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和整个发病期间以及临床恢复后约10天均可有排毒,但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或在临床症状出现的前期采用抗原检测试纸板可能检测结果为阴性。感染是通过直接口腔或鼻腔接触含有病毒的粪便或间接接触受病毒污染的污染物(例如,环境、人员、食物)而导致的。病毒复制最初发生在口咽部的淋巴组织中,随后出现全身性疾病。CPV最先感染和破坏小肠隐窝上皮、淋巴细胞和骨髓干细胞。肠隐窝上皮的破坏导致上皮坏死、绒毛萎缩、吸收能力受损和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并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和菌血症。
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恢复体液、电解质和代谢异常以及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在没有明显呕吐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口服电解质溶液。等渗平衡电解质溶液的口服给药足以纠正轻度体液不足,但对于中度至重度脱水的狗来说是不够的。大多数狗需要静脉补液以纠正脱水、补充持续的体液流失,这对于有效治疗至关重要。还应监测狗的低钾血症和低血糖症的发展。如果不能常规监测电解质和血清血糖浓度,可根据经验静脉补充钾(氯化钾20-40mEq/L)和葡萄糖(2.5%-5%)。
如果蛋白丢失严重(白蛋白2.0g/dL,总蛋白4.0g/dL,有外周水肿、腹水、胸腔积液等),应考虑补充血清蛋白。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可以部分替代血清白蛋白,同时提供血清蛋白酶抑制剂来对抗全身炎症反应。
使用抗生素治疗是因为细菌穿过破坏的肠上皮细胞的风险以及同时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选择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于严重的临床症状和或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可使用恩诺沙星或庆大霉素。在脱水得到纠正并建立液体治疗之前,不建议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恩诺沙星与快速生长的2-8月龄的狗的关节软骨损伤有关,如果出现关节疼痛或肿胀,应停药。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也可以考虑,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相对广谱的活性。抗生素治疗通常需要5-7天。
如果呕吐持续时间延长、持续脱水和电解质异常,应限制口服药物和进食,同时进行止吐治疗。止吐药甲氧氯普胺(0.3mg/kg,皮下,每天两次)有很好作用,尤其是在有明显胃病的狗。尽管给予止吐药,呕吐仍可能持续。在这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评估其他呕吐原因,例如肠套叠。不推荐使用止泻药,因为肠道内容物滞留在受损肠道内会增加细菌感染和全身并发症的风险。
以前关于CPV肠炎治疗建议包括停止进食和饮水直至呕吐停止。但有证据表明早期肠内营养、体重增加和肠道屏障功能改善有利于治疗。因此呕吐停止一天后,建议逐渐饲喂水和清淡、低脂、易消化的食物。
肠套叠、感染、败血症、内毒素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猝死是CPV肠炎的潜在并发症。大多数在治疗1周存活下来的幼犬可完全康复。通过适当的支持性护理和治疗,70%–90%的CPV肠炎犬可以存活。恢复的狗会产生长期的,可能是终生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