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管控逐步放开,除了准备一些应急用品、药物之外,免疫力更是成了我们挂在嘴边的抵抗力。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多吃鸡蛋,多喝牛奶,有助于补充营养提升免疫力…那“免疫”究竟是什么呢?
相信不少人小时候都吃过一个白色的小糖丸。准确来说它并不是糖丸,而是一种治疗脊髓灰质炎的疫苗。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是由于小孩儿的脊髓、脊神经受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许多小孩患病后会出现下肢肌肉萎缩、畸形,严重者引起终身残疾…
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出现,让脊髓灰质炎发病率逐步下降。为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年第41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确定并实行每年的12月15日为世界强化免疫日。
那说回来,免疫是什么?
它其实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等于我们身体的护卫军,可以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从而破坏、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肿瘤细胞;抵抗、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以维持身体健康。
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
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特异性免疫是在主体的寿命期内发展起来的,是专门针对某个病原体的免疫。
图片来源:defenseagainstinvasion截图
换言之,每次生病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免疫小细胞在和病毒小细胞打架。打赢了就战胜了病菌,但有时候,免疫小细胞的能力不够强、数量不够多,就会出现打不过的情况。而疫苗,就好像是一种具有针对性,且提前预备好的护卫军,在病毒来袭时精准打击,防止侵犯。
除了脊髓灰质炎疫苗,日常还有一些情况可以用疫苗来做好预防措施,这里我们也给大家总结了一些:
一、乙肝疫苗
从出生起,婴儿们就会按照0-1-6月龄来接种乙肝疫苗(针对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可累及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疫苗。)以保障不受乙肝病毒的侵扰。
根据《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部分研究结果证实可持续20年以上。
所以健康的儿童和青年人按照程序接种疫苗后,有95%的可能性会产生足够的抗体,一般年龄越小,接种的收益会越大。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一般有:血液、性、母婴几种。在正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住同一宿舍、共同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并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或加强接种。
而对于经常接触血液制品的医务人员,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接受者等属于高危人群,可以适当根据年限和情况来决定是否加强接种。
二、流感疫苗
顾名思义,就是用来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疫苗。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3种血清型:
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1次;乙型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一般成散发流行,病情较轻。
这3型可以引起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人群普遍易感,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无力,多伴有呼吸系统的症状如流涕、干咳、咽痛,同时并发心肌炎和心包炎。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主要措施。一般在接种流感疫苗后2~3周,可获得免疫力,当机体接触到疫苗所针对的流感病毒时就可以启动保护性免疫反应。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中明确指出:流感疫苗安全、有效。
而孕妇、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特定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等等都为优先接种对象。
三、麻腮风疫苗
麻腮风疫苗准确来说是“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疫苗)。而这三种都是传染性极强的病毒:
麻疹是儿童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可能并发中耳炎、肺炎且无特效药治疗。据统计,年全球多地麻疹疫情肆虐,死亡人数超过14万,大部分为5岁以下儿童;
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会出现如男性睾丸炎,女性卵巢炎等并发症,甚至少部分人出现神经性耳聋、脑炎等,都是不可小觑的威胁;
风疹有先天、后天两种感染途径,先天是孕期母婴传染,可能导致儿童畸形甚至出生死亡;后天则是飞沫经呼吸道传染;
麻腮风疫苗是减毒活疫苗,相当于把特别弱的病毒(不会传染但有免疫性)注射到体内,刺激机体产生对病毒的免疫力,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一般8月龄以上可以接种,注射后大多无局部反应,6-10天内个别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及散在皮疹,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成人接种后2-4周个别人可能出现一过性关节痛反应,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More
四、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近几年引起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