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重温一下ST段的基础概念:
ST段是指QRS波终末(J点,或ST交界点)至T波起点的间期。ST段对应的是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平台期。
大约75%左右的正常成年人,其肢体导联的ST段呈等电位线;
在肢体导联中,ST段可能较等电位线高出0.1mV,或略有压低但不能超过0.05mV;
在胸前导联中,V1-V3的ST段可能正常地高出等电位线达0.3mV,但在V4、V5导联中便很少高于0.1mV;
在任何一个胸前导联中,ST段都不应压低超过0.05mV。
图1:ST段的示意图为了进一步确定有无ST段的偏移,根据年国际指南的推荐:一般以TP段和PR段作为基线。
PR段:从P波终末到QRS波起点;
TP段:T波终末至P波起点;
图2:ST段的基线示意那么,哪些情况下可以出现ST段抬高呢?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急性心梗;
左心室肥厚;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或室内阻滞;
早期复极波;
心包炎;
应激性心肌病;
陈旧性心梗合并室壁瘤形成;
Brugada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或室上速;
高钾血症或高钙血症;
正常变异;
……
当看到心电图中的ST段抬高,我们首先需要排除最紧急的情况:急性心梗!!!
如图3所示为49岁男性,因胸痛持续不缓解于急诊就诊,心电图可见V1-V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需要首先考虑前降支急性闭塞所造成的急性前壁心梗。
图3:49岁男性,因胸痛持续不缓解于其次,我们还需要排除最不紧急的情况:继发性ST段抬高!
如图4所示为71岁老年女性,高血压病30年,心电图可见V1-V3导联ST段呈上斜型抬高,avL导联振幅1.2mV,故存在着左心室高电压。结合患者的多年高血压病史,当患者存在左心室肥厚时,心室肌的除极异常会导致心室肌的复极发生异常,因此考虑ST段抬高为继发性改变。
图4:71岁女性,高血病30年当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时,也可以出现明显ST-T改变。而通常在心电学的定义中,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心电图诊断标准为:
(1)QRS波群时限≥ms;
(2)V1、V2导联呈rS波(其r波极小,S波明显加深增宽)或呈宽而深的QS波;I、avL、V5、V6导联R波增宽、顶峰粗钝或有切迹;
(3)I、V5、V6导联q波消失;
(4)V5、V6导联R波达峰时间60ms;
(5)ST-T方向通常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如果患者存在胸痛症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是可以掩盖急性心梗的心电图改变的,因而可能延误急性心梗的及时、正确的诊断,进而也将影响临床疗效。自起至今,将近70年的时间里,心电学者们推荐了下列四种方法来为之鉴别:
▎Cabrera征(年~年)敏感性:91%特异性:91%:
心电图的V3~V5导联中至少两个导联存在S波或QS波的降支或升支出现了宽而深切迹,且时限≥50ms,即需要考虑CLBBB+AMI的可能;
▎Sgarbossa标准(年提出)敏感性:34%特异性:98%:
①任何导联出现了与QRS波的主波同向的ST段改变,≥1mm(5分);
②V1~V4导联的ST段压低≥1mm(3分)(相当于同向);
③任何导联出现了与QRS波的主波反向的ST抬高改变≥5mm(2分)。
判断标准:上述积分≥3分,即为阳性。
▎Smith标准(改良的Sgarbossa标准年提出)敏感性:62%特异性:91%:
①ST段抬高的振幅(反向改变)与S波的振幅比值≥0.25;
②ST段压低的振幅(反向改变)与R波的振幅比值≥0.30。
同时,特别强调了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在AMI诊断中的重要性。
▎Marco标准(巴塞罗那标准年提出)敏感性:95%特异性:89%:
①任何导联,QRS波振幅正常,出现了与QRS波的主波同向的ST段改变≥1mm;
②任何导联,QRS波呈“低电压”(振幅0.6mV,发生率:94%),出现了与QRS波的主波反向的ST段改变≥1mm;
判断标准:上述一项达标,即为阳性。
图5: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再次,我们还需排除非急性缺血原因导致的ST段抬高相关的心脏疾病。此时,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