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京东开先河上线购物圈 激活用户
近日将推出 购物圈 的小道消息在业界散播开来。随后相关人士出来辟谣说上线 购物圈 确有此事。这次幕后推动者不是,而是京东的 手Q事业部 ,该相关人士表示,购物圈并不会替代现有的购物入口。这也意味着传言中 购物圈将与朋友圈有并列入口 的说法被打破。
喜上眉梢的商家们刚开始以为 购物圈 系官方所为,会和朋友圈并列,以后发链接再也不担心被屏蔽了,出乎意料的是只是给京东开了先河。这让很多商家有些失落。
购物圈 到底有什么价值和影响?虽然知情人士并未透露具体细节,但笔者揣测分析,主要有以下三大价值。
首先,激活用户的参与感。京东 嫁入 腾讯后,在购物入口上的表现并不突出,甚至在外人看来京东的移动电商布局除了自身的App外,就是依靠的超级流量入口将商品直接搬上去(当然目前很多大牌电商转向移动端都是这么干的)。然而对于来说这一做法明显行不通,在用户眼里,的第一属性依旧是社交,不是电商。高流量不等于高转化。
京东推出 购物圈 一方面可以提高用户的粘性,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他们的分享诉求,激活用户的参与感,促进多频次消费。如果用户在 购物 里买了某样东西觉得还不错,自然乐意分享给其它的好友,倘若这时分享不仅能得到大家的赞美,还能赢得佣金,那么 购物圈 就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了。
其次,用多维社群驱动单向社交。 多维社群 指的是当A用户和B用户买了同一件商品或A用户买了某商品分享到 购物圈 引来B用户的购买,这时大家就会由某件产品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话题,而分享的该用户可能就会变成达人,利用自己的好友关系促成达人经济。这比在朋友圈刷屏和一对一跟半生不熟的人沟通效果好很多,社群经济最大的好处就是用户的黏性高,彼此之间没有介怀,很快能达成交易。
如果 购物圈 和 朋友圈 的场所能转化成购物场景,那么电商的未来无法想象,这就相当于帮品牌建立了另一个强大的营销渠道。
再次,重建电商生态,着手规范市场。自去年Twitter和Facebook先后引入了 购买 按钮以来,今年3月Facebook又收购了电商搜索引擎TheFind,以加强社交络广告,拓展Facebook在电子商务方面的领域。紧跟其后,先是引入Feed广告,随后试水 购物圈 。
一直以来,京东的 购物 入口都是进的人多买的人少,而重建后的 购物圈 除了可以将首次购物的用户沉淀下来之外,还可以起到引导用户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暴力刷屏的朋友圈微商们,在第三方最大的服务商微盟CEO孙涛勇看来,官方虽然没出购物圈,但却首度开放了关系链,这表明生态开始关注移动社交电商,开始重视微商,京东试水之后,相信关系链将会向所有开发者开放,而的定位还是做生态的承载者,一切交由第三方来做。如果后期关系链向所有开发者开放的话,的电商生态无疑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尽管有着官方背景的荣耀和让人羡慕的天然优势,但 购物圈 不得不解决以下两大难题:
第一、商品的品控和有序的分享。如果 购物圈 只能分享的是京东购物或京东微店里的商品,那首先在品控方面平台方势必要担起很大一部分,不管是自营还是代销产品,一定要严格把控。一旦假冒伪劣的产品被分享到 购物圈 ,不管是消费者,商家,还是对平台来说都会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其次,如果做不到有序分享,整个 购物圈 就会沦为广告式的瀑布流,同质化的分享和无效分享会越积越多。
第二、如何避免恶意刷屏和虚假评论。这里主要说一下微店和微商,如今微商崛起,口袋微店、微盟V店、喵喵微店等各种微店林立,而京东微店依靠大树捷足先登,自然想快马加鞭,速占市场。商家为了销量,不得不见缝插针,将各种产品信息发到 购物圈 ,恶意刷屏,各种虚假的点赞和评论必将铺天盖地, 购物圈 又会沦为另一个朋友圈代购的重地。如何遏制和有规范地引导商家用户良好购物,对京东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来源:亿邦动)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