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进入了“三伏天”,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模式”频繁出现,喝冷饮、吹空调等贪凉行为成为人们的最爱。但是医生表示,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解暑的效果呢?咱们听听医生怎么说。
7月13日,长春进入三伏天的第三天,今年的三伏天为期40天,炎热的天气使城市进入了“桑拿模式”,不少市民通过吹空调、喝冷饮等方式来解暑。
长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闫凤杰:
有的人喜欢喝冰镇啤酒、吃冰糕等等这样的东西,太凉了以后容易伤及我们的脾胃,脾胃受寒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等这样的症状。不要把空调调得很低,我们体表一般来说,二十二、三度就可以了,太凉了我们的关节容易受损伤。老人、孩子如果自然风能够达到身体不热,我不主张开空调。
市民在三伏天特别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生冷的食物,增加脾胃的负担,造成身体的虚寒。其次,保证充足的睡眠,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
长医院老年病科主任闫凤杰:
我们胃最大的特点是喜暖恶寒,喝点热茶是可以的,这个对身体有好处。我们通过温热的东西,让肌体微微出汗,这样达到一个散热的程度,另外还补充了身体的水分。饮食方面天热了,我们要吃一些清淡的、解暑的东西,比如说喝一点绿豆汤,吃一点西瓜、黄瓜等这样的食物。
三伏天不仅让市民热得“难熬”,也是各种疾病容易“扎堆”的时候,中暑、急性胃肠炎,专家教你三伏天里趁“热”养生!
长医院针灸临床中心门诊主任陈新华:
中医讲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像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和一些脾胃虚寒、容易感冒,三伏期间像中医的三伏贴或者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的理论,可以在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来借助自然的力量,来调整人体冬天容易犯的疾病。
据了解,年的初伏是从7月11日-20日,共计10天;中伏从7月21日-8月9日,共计20天;末伏从8月10日-19日,共计10天。
为期40天的三伏天里是中暑高发时期,特别是老人和孩子,要注意防暑避温,可以少量多次进行补水。
作者/来源:吉视守望都市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